-
在“雙碳”機遇中發揮廣東制造業優勢
2022/10/5 9:35:02 來源:南方日報 【字體:大 中 小】【收藏本頁】【打印】【關閉】
核心提示:自“雙碳”目標提出以來,中國正以堅定的信念和加倍的努力向前奮進。在廣東,以比亞迪、華為數字能源、小鵬汽車、廣汽埃安、億緯鋰能、明陽智能等為代表的新能源相關產業鏈發展迅猛,成自“雙碳”目標提出以來,中國正以堅定的信念和加倍的努力向前奮進。在廣東,以比亞迪、華為數字能源、小鵬汽車、廣汽埃安、億緯鋰能、明陽智能等為代表的新能源相關產業鏈發展迅猛,成為我國“雙碳”經濟蓬勃發展的一大縮影。
在強大的“雙碳”發展趨勢和戰略目標下,廣東應堅定理想信念,著眼“雙碳”未來,搶抓發展機遇。同時,應善用廣東優勢、發揮廣東特色、貢獻廣東智慧。
具體而言,要抓住能源和工業轉型兩大突破口,發揮廣東制造業和產業鏈優勢,做大做強新能源制造業和“雙碳”產業鏈。加強科技攻關,加速綠色制造轉型。
眾所周知,人類對化石能源的使用已有200多年的歷史。在這200多年里,能源產業在供給端基本是以采掘業的形式存在的。
而新能源的本質是由科技創新引領的制造業。隨著風能、太陽能、水電、核電乃至氫能等新能源技術的不斷進步,世界能源產業的供給端從資源屬性轉變為制造屬性,自然界隨處可見的風、光、水通過高端制造被轉化為能源。這種高端制造業,恰恰是中國尤其是廣東最大的優勢。
面對充滿機遇的“雙碳”經濟,廣東應大力發展新能源上下游的制造工業,在引領我國新能源相關技術、裝備、制造、人才培養等方面的能力上發揮優勢。大力發展已經形成一定優勢的新能源汽車產業、海上風電產業、氫能產業以及相關的智能制造產業,同時加大力度培育、引進新能源制造全產業鏈,提早布局前瞻性技術,充分利用政策創新、綠色金融創新等手段大力引導新能源相關應用規模化落地。
廣東工業基礎雄厚,同時也面臨較大的轉型壓力。尤其是鋼鐵、化工等傳統制造業領域,更要以科技創新為引領,加大力度推進低碳生產。在智能制造的基礎上,加強綠色制造的推廣和應用,攻克一批新技術,解決減排增匯的工藝和裝備技術問題。從能源生產、能源消費以及捕碳固碳等方面發力,開展技術攻關,支撐產業先進性,進而形成強大競爭力。
綜上所述,“雙碳”的機遇大于挑戰,在“雙碳”發展機遇中,廣東在科技與制造方面積累的產業優勢,將為其在“雙碳”發展的舞臺上增光添彩。發揮廣東優勢、貢獻廣東智慧,“綠動廣東”大有可為。(李赫)
轉自:南方日報